永遠不要低估高層救市的決心。
5月15日,央行和銀保監會針對房貸定向降息
5月18日,高層發話新舉措“5月份能出盡出”
5月19日,全國20城首套利率最低4.4%
5月20日,5年期LPR再降15個基點
周內兩次大幅降息,房貸利率的底,直接從4.6%掉到4.25%。
上次這么低,還是四萬億大放水的2008年。
一個月月供少還2000,利息少還幾十萬。動心了嗎?
什么叫不計一切代價救樓市?救到你買為止!
1
一個星期,史詩級降息,連續發生了兩次!
今天上午,央行公布了最新一期LPR數據:企業貸款的1年期沒動靜,居民房貸的5年期暴降15bp。

等等,上周日不是剛剛定向降息了20bp嘛?
也就是說,如今的首套房貸利率,可以做到4.25%,無限接近歷史最低值了。

我們不妨來算上一筆賬。
如果以等額本息30年,貸款200萬,利率6%來算,每月月供將近1萬2,總共要還利息231萬。
而兩次降息之后,按最低4.25%的利率來算,月供只有1萬不到,利息總額更是減少到154萬。
光是利息就少了三分之一,少還77萬。
央媽都開口了,地方火速落地。截止昨天,已有20城房貸可以做到4.4%。按這個效率,4.25%不會等太久。

隨著越來越多地方開始執行“認貸不認房”,結清貸款就算首套,享受低利率的家庭會更多。

2
央媽為啥這么著急?
原因很簡單,大家好像都不太想買房。如果你成績不好,當媽的肯定急啊。
一方面,經濟數據太差了。行業不行,企業不行,有人收入預期沒了,有人直接連收入都沒了。
4月份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、環比數據都坐上了滑梯,跌跌不休。

看看汽車、手機、芯片、機床這些核心制造板塊,清一色的負號。

除了糧油食品這些基本必需的消費還能保持增長,稍微“改善”一點的消費,都跌得很慘。

越來越多人主動選擇消費降級,勒緊褲腰帶過日子。在短視頻平臺上,省錢小妙招火了,臨期食品店也火了。
煙酒化妝品衣服這些都不買了,更別提房地產這種頻次低、單價高的“大宗消費”了。
4月住房貸款減少605億元,同比少增4022億元。個人按揭貸款出現了歷史上第二次的“凈償還”。也不怪“提前還房貸”都能上熱搜。
房子不好賣,商品房銷售面積,同比下跌四成。即便是跟疫情初期的2020年4月比,累計成交量仍下跌4%。

本就自顧不暇的開發商,更不敢增規模擴產能了。4月份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,也創下了近10年來的最低水平。

開發商沒錢,土地也賣不動了。前四個月,有50%的城市出讓住宅用地規劃建面積同比跌幅超過50%,史上最慘。
高達80%的城市平均溢價率在5%以內,還得靠“國家隊”出手托底。

曾經叱咤風云的頭部房企們,如今是一個比一個心酸。
碧桂園跌55%、萬科跌39%、融創跌74%、保利跌44%、中海跌17%、綠城跌31%、世茂跌74%、華潤跌76%、招商跌44%
銷售額同比全都是負增長,平均降幅三四成。數據一公布,瞬間就成了比慘大賽,大家都是難兄難弟。

經歷過2008,經歷過2016,熟悉的情形,現在又回來了。
經濟要穩,房地產要穩。常規手段不夠,那就從工具箱里找別的出來。
今時今日,無比需要超預期的救市。
3
樓市告急,救市密集。
1-2月,三四線城市率先扛起救市大旗,超40城調控80余次
3-4月,救市大潮卷到二線城市,部分強二線著手松綁限購
4-5月,政策發布頻次明顯升高,有城市月內數次救市
于是我們的常識被一次次顛覆,那些我們認為不可能松綁、沒必要松綁城市,都出手了——
號稱“最嚴調控”的蘇州,一月之內兩度放松限售,社保也從24個月壓到6個月
資深“調控模范生”長沙,提供了一套最聰明的解法,房租租出去可以換房票
人口老齡化形勢不容樂觀的長三角,無錫南京等城紛紛推出“生娃送房票”套餐
被視為一線城市松綁最后一道防線的杭州、成都和海南,也不同程度放松了
昨天有位朋友留言說,一線城市還沒救市呢,現在還不算真正的救市。
但他可能不知道的是,廣州已經上調了部分改善項目的備案價上限,二手房指導價也形同虛設,距離松綁僅一步之遙。
接下來,就看一線城市的表演了。
更重要的是,救市動作已經脫離因城施策范圍,出現中央級別寬松政策。
央行這次一周之內兩次降息,便是例證。
4
上周六舉辦的“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”上,北大黃益平教授直接說出了一句:
“不計一切代價救經濟”。
那么,作為經濟壓艙石·支柱產業·去年GDP占比6.78%·周期之母的房地產,你說要不要救?
不計一切代價救經濟,就要不計一切代價救樓市!
2008年救得起來,2016年救得起來,這次一定也救得起來。
前兩天高層也發話了:看得準的新舉措能用盡用,5月份能出盡出。
還有一個多星期。不出意外的話,接下來還會有“驚喜”。
既然小陽春已經錯過,那么務必保證盛夏如期而至。
5
很多東西變了,很多東西沒有變。
當我們把時間尺度拉長一點,就會發現,不買房的人是少數,買房的人是多數。
衣食住行,都是實實在在的需求。手上縱使一百套房子,也總有那么一兩套是剛需。
與其說缺需求,不如說缺信心。
現在的救市政策,就是要需求能夠順利滿足。你缺啥,就給你補啥。
缺購房名額的,可以生二胎,可以把房子租出去,或者直接放開限購
月供壓力大的,在還的可以延期,新買的直接把利率降到最低,還可以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,甚至爸媽公積金也可以還
首付湊不齊的,可以首套兩成,二套三成,不嚴查首付來源,甚至首付分期
擺在買房路上的障礙一個個沒了,是買還是不買?
更何況,先松綁的核心城市,早就不是年初的溫度了。
深圳二手房成交回溫了,東莞業主又開始掛高價,蘇州熱門板塊新房正在被搶……
救市一定會成功,但普漲時代不會再重現。
真正有投資價值的城市,少之又少。擦亮眼睛,珍惜每一次出手的機會。 |